然而在与美军的太平洋岛屿战争中,日军的97式坦克在遭遇美军的M3、M4坦克时,彻底溃败。 据说,当炮弹击中97式坦克时,即使没有击穿装甲,装甲周围的铆钉也被炸飞,里面的断头飞了起来,击中了里面的日军。 好的!
日军的97式坦克是这样的。
看见? 全身都有铆钉。 中弹后,铆钉虽无法击穿,却被折断,为抗日战争做出了贡献。
这种坦克总重15吨,车内乘员4人。 装甲厚度一般为15~25毫米。 它是一种铆接结构的装甲车体。
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铆接结构是一种什么样的连接方式。
通俗地说,铆钉连接就是用铆钉将两个零件连接起来,称为一体式连接方法。
铆钉
这是一种实心铆钉,主要用于受力较大的金属零件的连接。
还有空心铆钉,用于连接薄板或不受大剪切力的非金属零件,如塑料、皮革、木材、帆布等。
还有用于拉铆枪的抽芯铆钉。
当然,铆钉还有各种其他类型,如半空心铆钉、圆头、平头、沉头、槽型、环槽型等,分别用于不同的用途。
铆钉是如何铆接的?
铆接有冷铆接和热铆接两种。
冷铆
冷铆,顾名思义,就是在室温下使用铆钉进行铆接。
这是工厂里常见的场景:工人将两块钢板的孔对齐后,从底部插入铆钉,下面垫一块铁块,然后用锤子从上面敲击。 敲击几次后,就形成了一个桥墩,一个铆钉就足够了。 铆接。
看下面的图片。
当然,手工冷铆速度慢,而且根据个人情况,铆钉也不是很标准。 在这种情况下,将使用冷铆机。
还有各种冷铆机。 一般采用液压技术来达到冷铆的目的,代替人工操作。 其中许多可以全自动操作。
冷铆,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可能就是牛仔裤上的铜扣,它也是铆钉的一种。
热铆
热铆接比较复杂。 铆钉需要加热然后铆接。
手动操作一般需要四个人(假设为A、B、C、D)配合才能完成。
四人的分工如下:
A负责加热传输,B负责连接穿钉,C负责推钉,D负责铆接。
A需要将铆钉加热到1000-1100℃,然后用铆钉钳取出铆钉交给B。
B收到铆钉后,将钉子快速准确地插入孔中。
C需要紧固铆钉。
D 此时只需要用工具将铆钉打出即可。
这样就完成了铆钉的铆接过程。
冷铆可以冲穿粗的铆钉,因此密封性好,但对于大的铆钉,冷铆不适合。 冷铆适用于直径小于10mm的钢铆钉和塑性良好的有色金属和轻金属制成的铆钉。
热铆钉铆杆与钉孔之间存在间隙,不能参与力的传递。 但热铆对铆钉进行加热,形成墩头所需的外力较小,铆后残余应力也较小。
铆接在建筑、锅炉制造、铁路桥梁和金属结构中都有应用。
铆接特点
铆接工艺简单、连接可靠、耐振动、耐冲击。
与焊接相比,铆接具有以下缺点:结构笨重,铆钉孔使被连接件的截面强度减弱15-20%,操作劳动强度大,噪音大,生产效率低低。
相对于螺栓连接:铆接更经济,重量更轻,适合自动化安装。
然而,铆接不适用于太厚的材料。 材料越厚,铆接就越困难。 一般铆接不适合承受拉力,因为其抗拉强度远低于剪切强度。
罐体铆接结构
说回日本的97式坦克,当时无论是德国、英国、俄罗斯、美国等国家,在二战期间,大部分坦克都放弃了铆钉结构,要么采用焊接,要么采用整体铸造。
基本上可以说97坦克是日军专门为中国战场使用而研制的坦克。 小日本开始采用铆接结构,足以应对中国战场的情况。
然而,当遇到美军更加猛烈的炮火时,就变得没法玩了。 当遇到炮弹时,铆钉会因抗拉强度不足而断裂。
我们来看看97式坦克休息时的一些照片。
还有一块。
这个怎么样? 看完这篇文章,你对铆接有了解了吗?